2020年是不可否认的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,尤其是生鲜市场方面,更是如此。新冠肺炎从华南海鲜市场的初爆发,到如今断断续续的新增,一切都告诉我们,如今2021年挑战仍在。
疫情最初爆发的地点是一家海鲜市场,后续的疫情发生原因也大多与进口的冷冻海鲜食品相关,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消费者对农贸市场产生了一些信任危机,会不由自主地担心自己买的菜品是否安全。
这就要求市场对自身消费环境和售卖商品的安全进行安全保障。
引入智慧农贸是很好的解决办法。
溯源电子秤可查询所有商品的来源,经营户摊位上的电子屏实时显示摊主与食品的信息,市场内设置的检测室也为食品安全增加了一层保障……
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传统农贸市场带来了冲击,线上的生鲜市场却大放异彩。
近几年,各类线上生鲜app陆续出现,叮咚买菜、美团、饿了么等菜品配送服务业越来越成熟,这意味着线下的农贸市场面对的竞争对手已不再单一,也意味着资本对生鲜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,农贸市场决不能坐以待毙。
因此在招商环节上,市场就可以从便民等方面入手,可在市场内部增加各种便民服务,如理发、修补等,增强市场的竞争力,吸引附近的客流。
但挑战之下,机遇也在应运而生。
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,众多部门纷纷部署2021年的经济工作,而其中,民生问题是部署的重点。
老旧小区的改造与社区新基建设施的建设,都为农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。
建设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,有利于开展便利店品牌化、连锁化的三年行动。为推动便利店进社区,政府改造了一批早餐店与菜市场等便民服务设施。
5G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融入社区生活。
如上海日前就发布了《社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》,计划中提出,要不断夯实新型基础设施,完善社区运营服务体系,优化智慧社区支持体系。
2021年,政府部门不仅要继续致力于老旧小区的改造等方面,还要大力支持社区便民基础设施等新基建的建设方面。
这几年政府对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一直很重视,对此也出具了不少的相关法律法规,给予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,极大地促进了农贸市场改造市场的发展。
疫情、竞争、发展,农贸市场的未来之路注定并不一帆风顺,而我们新农贸人要做的自然是迎接挑战,抓住机遇。
未来,令人烦恼之处是未知,但令人激动之处也是未知。没人可以知道明天究竟是什么样的,这就要我们时刻关注市场变化,及时作出调整。
关注禾起空间设计,了解更多农贸新鲜事!
注:部分图源网络,侵删